道可道,非常道
这几天看了一本书,作者是刘琦,书名为《商战》。书中内容描述的是一个美术教师下海经商的故事,情节跌宕起伏。在看完整本书之后,我隐约有一种感受,书中主人翁从白手起家到争霸商海,有大喜也有大悲,但纵观其成功的道路丝毫掩饰不了异于常人的顺风顺水,仅有的几次突如其来的变故,却总是峰回路转,柳暗花明。
无论如何,书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,自始自终都在探究真正的商道。书中提到了常见的三种商道,一是为了追求利益的;二是官商之道;三是儒商之道。第一种人只顾利益,视野容易狭窄,没有长远的目标成不了大事;第二种,说白了就是钱权交易,其积累起来的财富终究还是要随着宦海浮沉而化为乌有;第三种,自我消遣还行,当触及到实际利益,只会显得脆弱不堪一击。最后对商道给出了一个结论--无商之道。
人生是个迷吗?
立冬过后,天公不作美,雨水接连下了几天,慵懒的心情填满了我。踏着湿漉漉的水泥地,随处可见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形成的小水坑,一手撑着伞,一手稍稍提起裤腿,掂着脚尖左右跳跃着避开积水,心情有那么短暂的一刻像屋檐下的小鸟欢欣雀跃。
上了公交车,闷热混浊的空气瞬间把我包裹,车窗是被整块玻璃封死的,找不到一丁点新鲜的空气。我有意识地往车窗边靠,希望有一丝一丝凉风透过狭小的窗缝钻进来,努力是徒劳的,最终才发现站在车门的地方才是我想要的,至少车门打开的时候,可以感受到清新空气的可贵。
孩童时学走路,长大了还要学
最近在看天津卫视台的一个综艺节目《非你莫属》,其实很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节目,当时觉得其作秀的成份大,不感兴趣,自然也就没有过多地去关注。我是无意间看了《非你莫属老板变形记》之后,才对镜头前的企业家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,更多的是钦佩,自此也就成了《非你莫属》这个节目的观众。
说白了,《非你莫属》是一个求职者应聘职位的平台。喜欢看这个节目,是因为其并不是以提供工作为目的,而是通过这样一个企业家与求职者互动的平台,让求职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。而作为观众的我,也通过现场一个个求职者的优点与不足来省视自已,结论是我要改变!
有惊无险
过两天就是立冬,气温骤然下降。清晨起床后,站在阳台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,寒气逼人,阴沉沉的天,空中飘落着毛毛细雨,路面湿透了。
简单洗漱一番后,吃了几个饺子,这是姐姐昨天包的,馅依旧是胡萝卜猪肉的。从衣柜翻出一件大衣,拎起背包一挎,匆匆忙下楼。摩托车就停在楼下,没有放到车棚,车的坐包湿漉漉的,心情很是不爽,无奈之余也只能在车箱找了块布把污迹擦拭干净。
路上的车依旧是那么多,最为严重的是菜市场路口附近,人来人往,已区分不出人行道和机动车道。车像蜗牛一样慢慢向前挪着。出了路口,前方豁然开朗,我有意识地加速向前驶去。
十年
十年,让人为之感叹的两个字,满怀希冀的尽头是伤感还是知足?抑或是一个几何学上所谓的端点而已。十年前说过的话、做过的事已模糊不清,但依稀能触摸到曾在内心深处默默倾吐的豪言壮语,没想到多年以后竟在岁月的磨砺中钝化。我所能做的是揣着一颗不卑不亢的心,在茫茫宇宙中去寻觅属于我的平衡点。
发之感慨,缘于“毕业十年同学会”。刚得到聚会的消息时,兴奋的同时存在些许紧张,期待看到十年后的变化,不知是否还拥有那份纯真的同窗情。
十年相聚,我们又回到了学校,路还是那条路、树依旧在那里、池塘柳树摇曳着枝条,风吹过,涟漪荡漾,人变了,多了一份成熟,唯一遗憾的是时间仓促,交流谈心的时间甚少。
等......
两个月前辞职,随后去了朋友所在的的公司上班。因为在市区,从此每天必须去挤公交车,虽然内心极为不情愿,但也要强迫自已去习惯。
好在这巴掌大的小县城,进市区的公交车有不少,可没想到的是一大早坐车的人却很多,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。双脚勉强占着一席之地,两手紧紧拽着拉手,一路上,车开开停停,人就在车上摇晃。
为了占个座位,不得已牺牲一点睡眠时间提早出门,快到公交车站,远远就看到一辆34路车停在旁边,加快脚步走上去,发现车上已没有位置,想想时间还早,决定等下一辆车。5分钟过去,一辆32路车远远驶过来,伸上脖子,睁大眼睛透过车窗往车内瞧,黑压压一片,比刚开走的34路车的人还多,无奈之下期盼着下一辆车。